李东荣:DeepSeek使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跨越算力壁垒,得到极大支持和便利

11 阅读:5 2025-07-01 14:48:02 评论:0

  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于202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智新动能,普惠新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出席并演讲。

  李东荣在演讲中表示,今年以来,DeepSeek以它低算力的需求、快速的场景适配、多模态融合的核心优势和低成本、轻量化、本地化部署的特点,使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绕过以前所面对的望而生畏的算力壁垒,资金成本,人才短缺等困难,缩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鸿沟”,从而得到极大的支持和便利。

  他也提出了关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之一,要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在整个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

  第二,要继续加大技术手段的应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

  第三,不断优化和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供给,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和自身竞争力。

  第四,加大对我们新型从业者、特定人群等人员的关爱,不断提高我们普惠金融的精准度和便利化。

李东荣:DeepSeek使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跨越算力壁垒,得到极大支持和便利 第1张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周主席、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也是我们工信部主持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活动月之际,很荣幸有机会参与这么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围绕这次活动的主题,我在这里跟大家汇报我对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观察和思考的一些认识。

  下面,我将从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如何推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这两个方面汇报。

  一、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

  2013年,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经过这12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理论与实践日益丰富完善。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整个全球发展中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示范。在2023年在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又把普惠金融列入需要重点做好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下一步将普惠金融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全社会逐渐进入数字时代,在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普惠金融正在经历从数字化向数智化发展的阶段,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之一,普惠金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自2013年普惠金融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2016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年初,经党中央同意,国务院印发了首个《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刚才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的杨司长也谈到了,就是G20在杭州召开峰会,在这个峰会上通过了由是由我国推动并参与制定《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数字经济的重要指导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也赋予普惠金融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层次的内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2023年,之一个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行业标准《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模式规范》出台。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们下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普惠金融体系它要基本建成任务目标。根据国务院的实施意见,我看在就在前几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工作举措和实施路径。

  第二,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我们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上述顶层设计的指引下,特别是伴随当前技术进步的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我们普惠金融领域得到了深度广泛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明显提升了效率和风控水平,降本、扩面、增效都得到了体现,使更多的人和企业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看到DeepSeek以它低算力的需求、快速的场景适配、多模态融合的核心优势和低成本、轻量化、本地化部署的特点,使我们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绕过以前所面对的望而生畏的算力壁垒,资金成本,人才短缺等困难,缩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鸿沟”,从而得到极大的支持和便利。

  第三,普惠金融服务已从信贷,支付等传统的基本需求向涵盖信贷,保险,理财的综合普惠金融需求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可以说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正朝着“好不好”的方向努力改进。关键是能不能持久,可持续,可承受,可负担,这是我们需要持续努力的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逐步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信贷,正向涵盖信贷,保险,理财,养老保障的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普惠金融需求延伸,对普惠金融服务的产品、质量、效果提到了更高要求。刚才听邮储的耿总介绍,我觉得他们的思路拓展的非常好,跟绿色金融结合,跟数字金融结合,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不可否认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是我们中国才面对的,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国的国情不同,面临的企业不同,底子不同,对象不同,所以大家在发展中都会有它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也同样面临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比如像农户、老年人、失业人员、残疾人、下岗人员等。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总是在不断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在如何向这些人群提供可负担的大众金融、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保障水平方面仍然不足;比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收入偏低,且有的人由于长期劳作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一些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遇到重大疾病有可能会因病返贫,而针对农村人的普惠型医疗保险偏少。再比如,针对新出现的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陪诊员等新型职业人群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保险保障需求的产品还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相信接下来延礼主席的发言会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

  二、关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面给大家汇报第二点,关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之一,要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在整个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在思想上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巩固这个认识,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我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大众的重要领域,在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社会、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整个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普惠金融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我们发展普惠金融一定要紧跟人民群众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我们讲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应该在普惠金融里体现的非常充分,毕竟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围绕人民的需求来开展好我们的金融服务。

  所以,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深度挖掘人民,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群众、农村农民、弱势群体等金融服务需求,推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产品,切实体现新时代普惠金融服务人民大众的情怀和温度。

  第二,要继续加大技术手段的应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得益于这些年积极将各种先进技术引入到我们金融服务、引入到监管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效率和质量,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对金融机构自身而言,数字化是实现金融服务既普又惠的利器,它是个双面,一方面我们在改进对社会的服务,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自身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也获益了。

  当前,我们已经看到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走在前列,他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进行精准的画像和风险评估,其普惠信贷已经呈现出了效率高、质量高、风险低的特点,在我们证券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已展现出积极的成效。

  中小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也在努力,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可能在这方面还处于劣势。他们一方面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怎么使中小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方面能更上一个台阶,这也反映出我们在技术手段上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不断优化和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供给,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和自身竞争力。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但其规模较小,抵押能力较弱,当前受经济环境影响,小微企业和涉农经济经营主体仍然面临该大的经营压力。所以,我们作为金融机构,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并且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能够更加有效、更加准确获取企业多维度信用信息。

  刚才在休息室里,大家也谈到,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很好经验的,各种替代数据能够互相纵横交错打通以后,使我们的银行都深刻感受到通过这个手段效率明显提高,风险也有效得到控制,这里面我们是有空间的,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要搭建线上线下各行业、各部门、各家金融机构之间的互相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使数据流动起来,产生作用,产生价值。

  第四,加大对我们新型从业者、特定人群等人员的关爱,不断提高我们普惠金融的精准度和便利化。普惠金融的人民性要求我们国家金融服务不仅要顾及我们市场的高净值人群,还要扩大我们视野,覆盖全社会普通群众,更要关注关爱农村农民、老年人、灵活就业者、快递员等新型从业者人员的金融需求,使他们在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能够在贷款、理财、保险、养老等方面及时得到恰当的金融服务,恰当、适配就可以。

  去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印发了《关于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特别提到要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泛覆盖、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特别提到要加大对特定群体的保险保障空间力度,这对我们金融机构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利用我们科技手段去提升我们普惠金融的便利程度和精准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建立高质量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是我们国家金融业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担当,道阻且长,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续耕耘,久久为功。目前,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再次吹响了进军号角,我们监管部门(人民银行、金监总局、 *** 、外汇局等)在普惠金融方面都做了很好部署,提出了很具体的贯彻要求、实施路径,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在路上不断深入实践,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事业必将结出更多的硕果,为全球的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kuaizu.me/post/16276.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