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的三种品格
2025年4月29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全面发力科创,上海步履不停。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从那时起,上海的城市定位向“五个中心”的目标迈进。此后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上海考察调研,“科创”二字几乎从不缺席。“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这些寄语推动着这座创新之城不断挖掘科创潜力,追求更前沿、更前列。
2023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张江科学城时再次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此刻,上海已然跨过科创中心建设的十周年门槛,站上经济发展的五万亿新台阶。以科创为窗口看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这座城市愈发彰显出它的韧性、拼劲和向新向前的决心。

韧性:坐得了“冷板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作为创新的最源头,在无穷的不确定性和失败中寻找正确的道路。要坐得了“冷板凳”,上海鼓励科研工作者十年做一件事,而不是一年做十件事。
2025年开年伊始,上海基础研究成果井喷。仅仅前二十几天,就有5篇上海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和《自然》。把时间拉长到今年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刊上发表论文合计45篇,占全国总数的29.2%,创下历史新高。
2024年全年,这个数字是158篇,占全国总数的30%。而在投入方面,上海市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左右。
2025年3月12日的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要心无旁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发挥基础研究先行区撬动效应,长期稳定支持高风险、高价值、长周期基础研究,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大引才力度。
围绕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上海核心做的是两件事——找到能做原创性研究的人,给他们敢闯“无人区”的环境。2024年,上海成立了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建立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首批20位“尚思探索学者”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探索方向指向基因编辑、肿瘤治疗、细胞死亡机理等前沿性、颠覆性、开创性目标。

张江科学城
人才之外,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同样是上海发力基础研究的必然依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那座“鹦鹉螺状”的上海光源,自2009年开放运行以来服务了数万名科研人员。在2024年5月,上海光源二期也通过了验收,每年可服务约万名用户。
目前,上海的大科学装置主要集中于张江科学城,数据显示张江建成、在建、拟建的大科学装置达到12个,这里也初步形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大科学设施集群。
创新策源,有挑战才有意义。有青年科学家向记者表示,年轻人就是要奔着未来做研究。而对于上海来说,这种韧性是对长期主义的一贯坚持。
拼劲:登得上“热风口”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上海卓益得机器人的“行者二号”获得季军,且是唯一没有在比赛中途更换电池的机器人。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行者二号队选手卓益德在比赛中。视觉中国 图
今年3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了灵犀X2机器人原型机,能骑车会跳舞,交互感十足。去年,智元机器人还打造了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而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走到他面前的傅利叶GR-1机器人,如今已经走进工厂,前不久GR-2在上海Citywalk,傅利叶的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也在今年4月发布。
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还可以在上海“上同一所学校”。2025年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正式启用,面积超5000平方米,提供各种训练场景。
春晚之后,人形机器人无疑是当下最具热度的产业方向。坐得了“冷板凳”的同时,在“热风口”上,上海同样没有缺席。政府不断丰富完善足够强大的创新生态,支持民营企业释放非凡的内生动力,在产业创新的最前沿,政企一同在“拼”。

国家和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足球“训练”。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摄
2024年,上海市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532.96亿元,比上年增长6.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461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10.1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布局甚早,如今在张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业链集聚。黄浦江两岸,人工智能产业则是西有“模速空间”,东有“模力社区”。生物医药如今也展现出全链条的加速发展,上海自研GLP-1糖尿病新药、我国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7个1类创新药、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2025年3月26日,科研人员在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的企业药学工艺实验室做药物研究实验。视觉中国 图
于产业未发轫时提前布局,如早年的集成电路、细胞基因治疗;于产业腾飞之时放手去拼,如当下的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上海一贯如此,因而总能在产业前沿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以三大先导产业为核心,辐射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上海正在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持续以产业链优势创造企业发展空间,激发创新活力。
决心:有生态,望未来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上海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备的地区之一。”“政府能够说到做到。”在上海科创企业负责人的口中,总能听到类似的表达。
论区域集群,“大零号湾”产学研深度联动,充分链接高校资源和科创企业;“模速空间”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已入驻企业100余家。

模速空间
论成果转化,上海探索项目经理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2家高质量孵化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论要素供给,各类双创赛事招才引才,各项租金减免和补贴政策留才安居;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首个百亿级未来产业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15年,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
这是上海极力打造的科创生态,让科学家潜心钻研,让创业者轻装上阵。而换个角度看,这只是上海的小生态,这座城市真正构建起来的大生态是“五个中心”。科创中心虽是后来者,却成为链接“五个中心”的关键节点。
经济中心建设和“五万亿”的新高度,打开了更多市场的可能性,构筑起了各行各业发展的底气。而科技创新引发的新质生产力变革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上海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而在航运码头上,自动化和无人化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科创持续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赋能。

2025年4月20日,上海港一码头堆积的出口集装箱。视觉中国 图
金融中心提供着科技创新的养料,除了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之外,越来越多瞄向科创前沿的基金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设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让耐心成为金融和科创对话时的关键词。
2024年,上海全市离岸贸易规模同比增长73.2%。眼下可见的是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上成群结队的“洋面孔”,往回看是一年一度的进博会越扩越大的朋友圈。贸易中心的建设让全球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激发外向的经济活力,而科创不仅为贸易提供技术支撑,更不断扩充新的产业贸易链条。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正持续加快步伐,真正描绘出这座城市综合成本低、产业资源丰富的大生态。
正是以此为依托,上海能够有剑指未来的决心,早谋篇,早布局。在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绿色燃料、可控核聚变、第四代半导体等战略前沿的未来产业领域,上海已然发布多个行动方案,开始进行全链条孵化,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
上海如今常提两个词,一是战略敏捷,一是战略定力。战略敏捷,是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在变革不断的时点上快速适应、调整、追赶,构建好当下的生态。战略定力,则要坚持长期主义,保持科技创新的韧性和拼劲,目光向未来。
“十四五”收官之年,上海正在奋笔疾书,必将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 • 进口关税会计分录:企业进口业务中的关键环节
- • 49:49白热化,美参议院对新关税政策产生巨大分歧
- • 西南联大的故事:风雨飘摇中的学术之光
- • 关税骤降后,外贸订单迎来“报复性增长”
- • P2P行业最新动态:合规化转型与未来展望
- • 中华门城堡:千年古都南京的雄伟见证
- • 湖北物价局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价格稳定
- • 中部外贸变局:安徽河南缠斗胶着,湖北上桌增速领跑
- • 知情人士:美财长贝森特下周将率团访问日本参加世博会
- • 揭秘最贵的兰花:珍稀品种背后的传奇故事
- • 滥施关税让美国自吞苦果,特朗普承认货架变空
- • 厦门会计之窗继续教育:助力会计人才提升专业技能
- • 【专访】《阳光照耀青春里》监制饶晓志:不消费特殊群体,用平常心拍出尊严与诗意
- • 《国家行动:迅雷下载全集,揭秘中国反恐斗争的惊心动魄》
- • 热点问答|日本参议院选举在即,有哪些看点?
- • 教育学文摘期刊查询:助力教育研究者的学术之旅
- • 视频丨史诗级,外卖大战!阿里、美团放出大量大额红包券,平台一度出现宕机
- • 食品安全,守护健康——食品安全视频宣传片解读
- • 五花马千金裘:古韵遗风中的奢华与诗意
- • 新华保险一季度净赚58.82亿增19%,保费收入增28%
- • 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纳入医保调整方案
- • 不锈钢304密度解析:揭秘这一常用材料的重量秘密
- • 山西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案宣判:继父死刑,生母无期
- • 阴茎锻炼视频:男性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 • 万达电影董事长陈祉希:影视业务是孵化超级IP的基础,需加码长期主义
- • 小秘书经纪人登录:便捷高效,助力事业腾飞
- • 上海黄浦区拟73.2654亿元协议出让余庆里7宗组合地块
- • 《奔流》创作中建筑的共生叙事
- • 银发经济崛起:营养食疗背后的健康与情感双重需求
- • 编造“工行假金条”,涉案人员陈某被公安部通报
- • 世界导弹实力排名:揭秘全球战略武器格局
- • 张东健与高小英:跨越国界的爱情传奇
- • 博世称无法预判关税政策影响,没有给出今年利润率指引
- • 高处坠落:定义、危害及预防措施
- • 立方数科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获通过,投资者索赔窗口开启中
- • 上海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什么是硅光?
- • 知名经济学家El-Erian公开呼吁鲍威尔辞去美联储主席一职
- • 中外游客这个五一爆买卡牌和潮玩
- • 中外嘉宾共商全球性战略人才培养,智库报告称全球领导力人才缺口达1400万
- • 黄圣依《男人装》事件:娱乐圈风波再起
- • 《秦浩林冰婉》最新章节:揭秘神秘家族的传奇故事
-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 高盛再度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并预测未来一年或将降息200基点
- • 实训项目一:深入探索操作系统与网络应用
- •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暗示 力争在6月两国元首会晤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 • 隆基绿能高层大调整:创始人李振国辞任总裁,彻底专注研发
- • 东莞控股:引领东莞经济腾飞的龙头企业
- • 甜甜圈巨头Krispy Kreme陷入经营困境 宣布高层人事变动
- • 探寻侏儒火箭靴的奇幻之旅
- • 月色共赏,时光成诗——我们一起看月亮爬上来
- • 美国得州洪水死亡人数升至80人,白宫否认联邦裁员影响预警
- • 哈达迪:篮球场上的巨人,生活中的低调强者
- • 西安交大少年班官网:开启天才少年的学术之旅
- • 业主被开发商“背刺”,119万买房4年后只值40万
- • 美国出动6架B-2轰炸机,以军总长:准备打持久战,美媒:哈梅内伊藏身地堡,已提名了接班人
- • 同一天,朝鲜和俄罗斯官员互访
- • 苹果要给Safari引入AI搜索选项,谷歌市值蒸发超1500亿美元
- • 欧洲性文化:多元与包容的探索之旅
- • 空军地勤月薪揭秘:揭开军旅生涯的收入面纱
- • 复读生参加高考:了解相关政策,轻松应对挑战
- • 海南省市监局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加快检验检测国际化
- • 揭开越南雏妓现象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细节
- • 拒签令才过去一天,美国务院指示领事馆恢复处理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
- • 新股申购攻略:新手必看的新股申购流程及技巧
- • 专访|茸主:杀回UFC,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
- • 界面晚报 | 中办、国办重磅发文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
- •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揭晓:哪些高校脱颖而出?
- • 张若昀的爸爸:一位低调而伟大的艺术家
- • 佐天泪子:泪爷之称背后的故事与魅力
- • 天津海洋极地世界一日游:探秘海洋生物的奇幻之旅
- • 联合国:欢迎俄乌伊斯坦布尔会谈,希望实现全面停火
-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三农”发展新篇章
- • 中天期货:白银跳空高开 棉花震荡下行
- • 杨枝甘露:夏日里的清凉甜品,探寻其独特魅力
- • 加拿大总理卡尼:生产力停滞将危及经济安全
- • 中国平安宣布成为“苏超”南通赛区官方合作商 提供超4460万元“黄金腿”保障
- • 精准便宜1万,小米YU7能否扳倒特斯拉ModelY?
- • 摩根大通CEO戴蒙:关税影响下 美国经济衰退仍有可能发生
- • 文轩网旗舰店:线上线下融合,打造综合性文化购物新体验
- • 瑞典销量下跌超80%,特斯拉4月在欧洲多国销量继续大跌
- • 广州AI产业竞逐差异化路线:瞄准垂类应用和落地场景
- • 万科再向大股东借款超60亿,年内累计获“输血”超218亿
- • 以总理说已控制德黑兰上空,伊朗革命卫队说已准备长期全面战争
- • 《少年文摘报:陪伴青少年成长的良师益友》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kuaizu.me/post/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