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企业家为什么不选择破产?
" 有市场就有淘汰,有创业就有失败。如果制度只鼓励‘勇敢出发’,却不提供体面的‘安全着陆’,企业家的个人命运就容易被裹挟进经济周期的残酷波动中。"

" 不要跳楼!不要跳楼!不要跳楼!"
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的疾声呼吁背后,是近期接二连三的企业家坠楼事件。
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的面孔化作讣告上的黑白照片,我们不得不追问:企业陷入困境,就真的走投无路了吗?
这也是无数人的疑问。在吴老师《汪林朋们的悲剧不能再发生》的文章下面,许多读者留言发问:为什么不申请破产?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事实上,法律为此预留了退路——自 2007 年起施行的《企业破产法》,就是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提供一个有序、公平的退出通道。根据法律规定,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可以依法申请破产清算或重整。

所谓破产清算,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企业剩下的资产变现后,按比例还给债权人;而破产重整,则是指通过债务重组、经营重组等方式,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恢复持续经营能力,以期 " 涅槃重生 "。
上海澜亭(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鲍乐东所言:破产制度,正是公司治理和市场经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既是市场的 " 清道夫 ",也是企业重生的 " 救生圈 "。
然而,现实中这条本应 " 兜底 " 的道路却鲜有人走。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 1.89 亿户,但全年仅产生约 10 万件破产相关案件。
悲痛之外,这是亟需探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习惯歌颂成功、回避挫折,许多企业家把企业破产视作个人耻辱,甚至等同于 " 人生失败 "。与此同时,普通公众、债权人甚至亲友,也常用 " 还不上钱就是不负责任 " 的眼光看待破产者。
北京万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磊还指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等法律条款,让陷入困境的企业家稍有不慎就面临牢狱之灾。
在文化偏见、缺乏了解和法律风险的多重夹击下,许多企业家在考虑破产时背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宁愿硬撑,也不愿走这条理性且合法的路径。
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此。
事实上,当企业家突破心理障碍、鼓起勇气申请破产时,真正的困难才开始显露——
◎ 首先,一家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启动破产程序就很困难。
企业破产会牵涉员工安置、拖欠工资支付、上下游产业链稳定等问题。出于维稳考虑,地方政府通常不希望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而是倾向于协调各方,让企业 " 先撑一撑 ",看看能否慢慢消化问题。
正如上海央法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常东岳所言:我国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过程中以程序管理为主,强调社会稳定优先,要考虑职工安置、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
并且,破产程序的推进也常常需要政府协调,破产重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应该破产却进入不了破产程序。

经营困难导致闭店的企业
◎ 其次,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
例如,鲍乐东指出,不同债权人(银行、供应商、员工)的利益诉求不一样,很难达成一致,导致重整方案难以通过。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作为优先债权人,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不高。
再比如,当一些潜在的投资人想要介入时,部分大股东不愿意牺牲自己的股权,成为企业重整的巨大阻力,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彻底清算。
这些诉求本身并无对错,但集中到同一个程序里,很容易发生冲突。在实践中,协调各方利益往往需要反复谈判和多轮博弈,这也是我国破产程序效率低下(平均审理周期两年左右)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三,我国目前的跨国企业破产程序,存在许多不清晰的地方,跨境案件屡屡发生管辖争议。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指出,我国《企业破产法》无跨境专章,新《公司法》也未涉及此领域,实践中依赖双边协议,如 " 一带一路 " 倡议,但制度空白增加了国际债权人追索难度。
除此之外,法律衔接不畅,比如新版《公司法》强化了股东的出资责任和清算义务,但它和《破产法》之间没有打通,导致企业一旦出问题,不知道该先按哪套规则来走。
另外,我国缺乏独立破产法院、破产服务机构,加之机制缺失(如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和司法资源不足(如预重整异化为变相重整程序),都加剧了企业拯救成本,阻碍了破产制度市场化改革。
以上这些制度短板,让企业在申请破产、实现安全退市时举步维艰。
然而,企业难破产,企业家更难破产。
个人破产制度,是指当债务人资不抵债或者丧失还债能力时,司法机构对其财产进行清算或重整,一定条件下,可以豁免其债务。
在许多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企业和个人的破产是分开的:即便企业破产了,个人也丧失了还债能力,但只要启动个人破产程序,企业家的个人生活通常也会得到基本保障,比如保留生活必需财产等。这不仅让企业家有机会东山再起,也避免了因企业失败而导致的个人崩溃。
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个人破产制度。地方上,仅有深圳借助经济特区立法权,推行了《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以及近日,厦门就《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他地区在法律上仍是空白。

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家在贷款时被要求 " 个人连带保证 ",这意味着,一旦企业破产,企业家往往需要用个人财产无限兜底,自己的正常生活都无法保障,甚至沦为失信人,不能再担任企业的董事、监事,不能再参与政府采购、招标,甚至不能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据媒体调查,超过 1/3 的失信被执行人都可能曾经是创业者,超过 90% 的失信企业是民营企业。这些数字背后,是大量创业失败的企业家被迫 " 连人带企 " 一起沉没。
虽然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至少可以开始寻找答案——如果要改变现状,有哪些路径值得探索,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部法律的完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更成熟的经验。
鲍乐东指出,不同国家的破产制度各有侧重:美国的破产法注重 " 拯救 " 企业,重整程序非常灵活,鼓励企业在破产程序中继续运营;而日本则更注重 " 公平 ",程序严谨,确保债权人能得到最大化清偿。
相比之下,中国早期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更倾向于 " 清算 ",近年来,则越来越重视 " 重整 ",希望能盘活企业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而这,也是多位律师的共识——我国的破产法亟需进一步完善 " 重整 " 机制。
对此,鲍乐东建议,可以在法律上明确 " 预重整 " 地位的效力,也就是说,让企业在进入正式破产程序之前,就主动和债权人坐下来谈,提前协商方案。这样能显著提高重整的成功率和效率。
常东岳则认为,我国企业破产重整的阻力本质是市场化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冲突。未来,法律上要明确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社会保障上,可以把职工安置等社会问题纳入常态化社会保障,而不是都压在破产程序里;市场方面,则要健全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专业机构参与重整,让有价值的企业真正 " 活过来 "。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 " 轻量化 " 做法,比如像日本的 " 民事再生 " 那样,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重整路径;或者引入当日裁定等速裁机制,让那些几乎没有资产可清算的案件尽快了结。

图源: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
董毅智则提出,目前企业要 " 私下协商 " 解决债务,所有债权人都必须同意,只要有人不同意整个计划就可能被卡死。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用 " 多数表决 " 来通过方案,避免被少数人卡住。
当然,破产法的完善,只是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吃下定心丸的第一步,破产程序的进步,也依赖于制度和舆论环境的整体配合——
让企业家愿意也敢于申请破产,是所有破产程序的第一步。营造一种更理性的社会氛围,是文明发展、商业进步的必经之路。
我们都知道,有市场就有淘汰,有创业就有失败。如果制度只鼓励 " 勇敢出发 ",却不提供体面的 " 安全着陆 ",企业家的个人命运就容易被裹挟进经济周期的残酷波动中。
正如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所言,由于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下行、行业内卷等因素,创业精神弱化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如何为创业者,尤其是遭遇困境甚至失败的创业者托底,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
除了社会舆论,鲍乐东还着重提了四点: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破产程序中最受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员工,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失业职工提供及时的救助和再就业支持,就能大大缓解破产带来的社会矛盾。
第二,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破产制度要顺利运行,需要所有参与者都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如果企业恶意转移资产,或与债权人恶意串通,破产制度就形同虚设。
第三,提升司法公信力。破产制度的实施最终依靠法院的公正裁决,只有法院的公信力提升了,大家才会相信破产程序是公平的,而不是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第四,加强破产法的普法教育。很多人对破产法存在误解,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破产不是 " 洪水猛兽 ",而是一种市场出清机制,也是对债权人乃至整个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保护。

申请破产的企业
制度完善任重道远,企业和企业家的自救亦不能停,对遭遇困境的朋友,我们有三个建议,分别来自两位律师,一起来看看吧。

董毅智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
我有三点建议给企业家:
第一,企业家要守护家业,筑起 " 防火墙 ",严防经营风险向家庭蔓延。
法律层面,应坚持以企业名义借贷,杜绝个人担保,借助《夫妻财产协议》明确债务归属并向债权人明示。
工具层面,可配置子女为受益人的人寿保单,其现金价值能抵御债务追索,或设立家族信托,隔离核心房产与股权。同时,务必杜绝个人账户与公司资金混同,避免触犯挪用资金罪,注册资本未实缴前需补足出资瑕疵,防范连带责任。
第二,危机时刻,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是化解舆论风险、赢得再生机遇的关键。快速响应员工欠薪问题,防止群体事件。
第三,面对周期迭代,企业家要培养 " 向死而生 " 的思维,将低谷视作战略重启的契机。
接纳当前处于康波周期第三阶段的现实,主动瘦身聚焦主业,砍掉负现金流业务,在绝望中保持对曙光的敏锐,经济复苏时迅速出海抢单。
对此,我认为吴晓波老师的方法论极具启示:" 乐观是天性,悲观是能力——唯有承认冬天必至,方能锻造向死而生的勇气。"

鲍乐东
上海澜亭(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浙商研究院浙商传承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对企业家也有三点建议:
第一,家企隔离。我经常跟企业家说,要把企业和家庭分开。企业经营不善不一定会导致企业家个人破产,但家企不分却会导致无数家庭被连带破产。这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第二,提前预警,寻求专业帮助。当企业陷入困境时,越早面对问题,越有可能重整成功。破产重整不是失败者的标志,而是勇敢的选择。
因此,放下所谓的 " 面子 ",拿起破产法这个 " 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破产程序高度专业化,一定要尽早寻求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三,主动沟通,争取支持。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不要躲避,要主动跟债权人、员工和政府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作为一名专注于股权全生命周期的公司法专业律师,我深知从公司设立、融资、运营到最后的退出、清算或重整,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我相信,通过我们法律人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更多企业家认识到破产制度的价值,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商业工具来运用,从而助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从两位老板坠亡看破产困境:我们欠民企一个 " 体面场 " 的机会》,非知名的刘磊,2025.7.23
2.《继深圳后,厦门将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财新,2025.4.1
- • 汽车早报|小米YU7确认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沃尔沃汽车将在全球裁员近3000人
- • 复旦大学牵手上海大学,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实质性合作
- •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探索信息世界的奥秘
- • 周五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台积电跌2.66%,阿里巴巴跌2.95%
- • 直通部委 | 中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2.1万名
- • 均线选股技巧:捕捉市场脉搏,提升投资收益
-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中国钓鱼岛领空答记者问
- • 试点骑手“代扔垃圾”引热议,京东回应:自愿参加,平台每单补贴0.5元
- •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 赵赫离世:探寻赵赫去世原因背后的真相
- • 超2.2万辆人道物资卡车在加沙地带过境点滞留
- • 五月花天网站:带你领略网络世界的缤纷色彩
- • 2025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以AI赋能青年,推动防灾减灾创新
- • 《太阳的后裔》中的女二:独立自主,魅力四溢的尹明珠
- • “好房子”带来好销售!万科一季度营收近380亿,多地项目热销
- • 2020年四川高考分数排名:揭秘高分学霸背后的努力与智慧
- • 盛夏的足迹:探寻盛夏的月份之谜
- • 家常食谱:小姜饼的制作与分享
- • 水蛭养殖:绿色生态养殖的新星
- • 《汴京城杨志卖刀:一段传奇的悲欢离合》
- • 抖音电商:今年前4个月补贴商家超80亿元
- • 境外培训被美色诱惑,国安部披露多起公职人员泄密案例
- • 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原因及应对措施
- • 《全金属狂潮第三季》:科幻与动作的完美融合,续写热血传奇
- • 联合国报告:全球经济前景恶化,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 • 港股上市后的梦金园押注下一个“黄金界泡泡玛特”
- • “女生踢裆:一场意外引发的校园风波”
- • 重生的TA | 宴会排到满,光伏顶上装:老厂区如何“圈粉”又赚钱?
- • 《迅雷哥免费电影:网络观影新时代的开启者》
- • 好评返现,让您的购物之旅更甜蜜!
- • 台风“丹娜丝”残余环流将给广东带来强降雨
- • 金鹰基金:海内外积极因素提振风偏 市场或以交易结构性机会为主
- • 贵州茅台一季度营收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
- • 端午假期第二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1亿人次
- • 强强联手、刷新观测极限!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 • 非法移民创今年单日最高纪录,英国防大臣称边境“已经失控”
- • 直通部委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4% 多部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
- • 泡泡少儿:寓教于乐,培养未来领袖的摇篮
-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西藏宏农的“高原养鸡记”
- • 元旦节绘画作品:色彩斑斓的节日记忆
- • 台风“韦帕”逼近华南沿海,广东海南严阵以待
- • 博雷顿早盘涨超9% 上海易津将出资对上海佰频进行增资扩股
- • 《百年孤独》电子书:穿越时空的魔幻现实主义之旅
- • 茅侃侃离世,回忆他与妻子的甜蜜时光
- • 中国银行邢台分行被罚50万元:贷款管理不到位、办理贷款业务不审慎
- • 特朗普称美国将与印度、巴基斯坦达成贸易协议
- • 圆通在线:打造快递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新标杆
- • 驻以色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尽快离境,伊官员称已准备长期全面战争
- • 《展望未来:动漫电影的新纪元》
- • 姚明扣篮:篮球巨星的壮丽一跃
- • 揭秘“四量齐红选股公式”:捕捉股市红利的神奇利器
- • 歌手陈奕迅发文报平安:复活后先吃肉
- • 百度搜索首页将全面开放智能体入口
- • 长影世纪城攻略:畅游电影主题乐园,体验不一样的娱乐盛宴
- • 钢架结构别墅造价:性价比之选,打造您的理想家园
- • 易方达新常态灵活配置001184:揭秘稳健投资的新选择
- • 食品安全,守护健康——食品安全视频宣传片解读
- • 摩根士丹利交易业务表现亮眼,利润超预期
- • 泓德基金:上周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 •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
- • 亚洲最贵乐园来了,吓退上海中产
- • 广东中考总分解析:总分构成及备考策略
- • 男篮四强争霸赛:激情与荣耀的巅峰对决
- • 探索飞艇世界的门户——飞艇官网全面解析
- • 《台湾旺报与中时电子报:新媒体时代下的翻报现象解析》
- • ofo:共享单车鼻祖的“人间蒸发”,背后揭示了什么?
- • 电磁炉故障维修全程指导:轻松解决家用电磁炉常见问题
- • 众安在线完成配售新H股
- • 揭秘“fireworks”:一款强大的网页设计软件详解
- • 首单!芯片巨头合并超算巨头: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 • 周杰伦长沙演唱会:一场音乐的狂欢盛宴
- • “六一”主题手绘漫画|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 • 迷因股暴涨在华尔街已激不起波澜 散户投资者奔向了新乐园
- • 俄官员:银行业担忧一年内爆发系统性危机
- • 鸿运当头鱼:吉祥的象征,美味的佳肴
- • 靠“财政”吃“财政”,广西来宾市财政局原局长唐雪芳被双开
- • 美国洛杉矶一车辆冲入人群,造成至少28人受伤
- • 江西三本院校: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
- • 美国 “度假酒店附加费” 必须予以披露
- • 海南: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坚定不移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 •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 探索“Healthy”的比较级:更健康,更完美
- • 中国全国省市数量及分布特点解析
- • 快递行业风云变幻:2023年度快递排名揭晓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kuaizu.me/post/2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