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11 阅读:7 2025-08-12 23:00:03 评论:0

据凤凰卫视报道,本周特朗普会与普京会面,俄乌和谈似乎又见到了曙光,可是就在不久前,俄军刚刚拿下了乌克兰重兵严防死守的重镇恰索夫亚尔,经过了将近 500 天的鏖战,俄军取得的这场胜利很可能成为撬动整个乌东战局的关键支点。乌军会就此加速全面溃败吗?战局的变化又会如何影响俄乌和平的前景?《凤凰聚焦》今晚 22:00《俄乌战局 -" 顿巴斯钥匙 " 易手》即将播出。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张

Part.1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2张

进入 8 月,在俄乌战场上,俄军在多个轴线发起攻势。10 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继续在苏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方向,对 134 个区域的乌军目标实施了打击,包括打击彼得罗夫斯克州铁路枢纽以阻断乌军向顿巴斯增兵,摧毁远程无人机仓库等。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3张

面对俄罗斯方面的战报,乌军总参谋部对外表示,在乌军的打击下,俄军的推进并不顺利。近期双方拉扯争夺聚焦在乌东小镇恰索夫亚尔。

7 月 31 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经过 483 天的战斗,俄军已经占领了恰索夫亚尔,俄军士兵在这座几乎已是废墟的城镇中,升起了俄罗斯伞兵旗和俄罗斯国旗。至此,所有人开始相信恰索夫亚尔这座城镇已经易手。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4张

" 易手 " 二字的背后,是从 2024 年 4 月开始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也是一座战前有一万两千名居民的城镇逐渐死亡的过程;更是乌克兰就此失去了在顿巴斯最为关键、最为坚固的据点,并将引发整个顿巴斯战局的恶化。

恰索夫亚尔是顿涅茨克北部的一座小城镇,227 米的海拔高度让它成为这个地区的制高点,占领这个制高点,俄军的火炮可以覆盖邻近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斯拉维扬斯克等几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同时,俄军可以利用高地优势,架设无人机信号转发器,扩展无人机的作战半径。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5张

此外,乌军一直以恰索夫亚尔为据点,封锁住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道路,这两座城市是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控制的最后两个重要战略据点。如果恰索夫亚尔失守,意味着这两座城市将失去防线,对俄军门户大开。恰索夫亚尔,对俄乌双方都极为重要。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6张

2024 年 7 月底,俄军全面跨越顿巴斯运河,对恰索夫亚尔主城区展开作战。参战部队都是双方精锐,俄军除了最早进入战场的空降军第 98 空降师之外,先后调集了十多个旅团部队,共计 2.5 万人的兵力。乌军也集结了多个机械化旅、摩步旅、国民卫队等作战部队,参与战斗的士兵也在 2 万人左右。双方在这里开始了近一年的攻守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恰索夫亚尔城市不大,地处顿涅茨克西部,是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前唯一的战略高地,能阻挡俄军西进,是重要据点。2014 至 2022 年近 10 年,乌军在此修建大量防御工事,俄军强攻一年多才拿下,足见其军事价值,对俄乌双方都至关重要。此外,恰索夫亚尔还有重要政治意义,俄乌都将其视为顿涅茨克军事博弈的标志性地点。俄军拿下它,能在外交和政治上增强信心、提振军心民心;乌军若失守,顿巴斯防线或崩塌,将影响乌军心民心。

Part.2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7张

在恰索夫亚尔,乌军构建了 " 立体堡垒 " 式防御工事。这里爆发的战斗成为马里乌波尔,马林卡的翻版再现。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8张

乌军利用苏联时期的防核地道、工业管道和地下隧道,打造出深达 20 米的三层防御体系。地面则修筑了大量混凝土工事与反坦克壕沟,每栋建筑都暗藏火力点;地下交通壕四通八达,供乌军突击小队随时机动作战,更深层的地道内则设有弹药库和战地医院。

此次战役,乌军有着地利上的优势,背靠相对完好的城市,有充足的弹药和补给支援。而俄军在空中力量和地面炮火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9张

军事专家 萨苏:

乌克兰在恰索夫亚尔防御颇为 " 聪明 ",采用诱敌深入之策,让俄军陷入周边堡垒间,难以形成完整突击线,致使俄军被迫各自为战,此时俄军前线将士四面受无人机威胁,心理压力巨大。俄军也在恰索夫亚尔探索新作战模式,越打越精,不愿无谓消耗,现主要依靠炮火精准射击,搭配带光纤无人机攻击,对乌纵深目标打击力较强。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0张

在之后一年多时间内,恰索夫亚尔的战斗基本是俄军采取攻坚态势,乌军进行被动的防御与坚守。在这种攻守态势之下,恰索夫亚尔的战斗节奏是极其缓慢和耗费耐心的,城区的战线变化只能以月为单位,才能感受到进展。

然而,量变终将引起质变,再缓慢的进展背后也是一次次的伤亡,不起眼的拔点小胜终将汇成重大的突破。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1张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恰索夫亚尔争夺是俄乌冲突的一个缩影,双方已进入 " 干耗 " 阶段,无技巧可言,只能不断投入并承受更大伤亡。俄军虽用 1.5 吨航空制导炸弹,但难完全清除错综复杂的地下室掩体。在恰索夫亚尔、托列斯克及红军村一线,乌军主动防御,调遣精锐联动,袭扰俄军后勤线,以反穿插反包围挫败俄军进攻。此外,乌克兰无人机的部队规模和使用经验战术要比俄军要更丰富,最先在实战中使用无人机,给俄军行进和装甲部队造成压力,延缓其进攻速度。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2张

2024 年 11 月,俄军终于抵近了乌军最坚固的防御阵地:耐火材料厂。决定这座城市最终命运的战斗也随之上演。

耐火材料厂是乌军在恰索夫亚尔储备物资和防御工事的核心区域,矿物废料堆是耐火材料厂区一个至关重要的制高点。如果俄军占据这里,就像站在了乌军家中的屋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炮火甚至可以直接覆盖乌军赖以生存的高速公路补给线。

而这耐火材料厂如果失守,将意味着乌军在恰索夫亚尔的防御体系失去了最后可以依赖的基座,整座城市的防线也将全面崩溃。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3张

军事专家 萨苏:

俄乌双方围绕矿物废料堆和耐火材料厂反复争夺,尤以耐火材料厂为甚。当时乌军扼守该厂,将厂房改造成工事与俄军对抗。俄军攻楼常需整体摧毁,但乌军多利用地下室和密布的地下交通壕防御。俄军只能逐个啃下小目标,才能实现占领恰索夫亚尔的大目标,战斗因此被拉长。打下这两处,相当于拆掉对方防御支撑点。

Part.3

耐火材料厂核心防御阵地的攻防异常艰难,占地仅有 0.5 平方公里的厂区伫立着 37 栋建筑,每一栋都被乌军改造成了立体堡垒:一楼架设反坦克炮,二楼埋伏狙击手,地下室则暗藏迫击炮小队。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4张

为了摧毁潜在的威胁,俄空天军在这里密集投掷了 1500 公斤的 FAB 滑翔制导炸弹,耐火材料厂厂区的建筑前后承受了超过 500 次的重型轰炸,从空中俯瞰宛如月球表面。

有乌军士兵这样描述道:" 这里没有建筑,只有混凝土粉末和碎骨头 "。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5张

双方反复拉锯争夺了两周之后,俄军又从另一个方向发起包抄进攻,目标直指耐火材料厂的后勤补给线,分散乌军的兵力部署,而担负正面主攻的俄军突击队则钻进了工业管道,从地下发起对耐火材料厂核心阵地的攻击。

经过近一个月的争夺,2024 年 12 月 12 日,俄军终于占领耐火材料厂,将恰索夫亚尔北部的丘陵地带和中部城区连成了一片。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6张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乌克兰最忧心俄军借天然气及地下水电煤气管道渗透至乌军阵地后方搞破坏。这一新战法是俄军在库尔斯克战斗中摸索出的,即钻入天然气管线突破乌军防线,在敌后渗透破坏并里外夹击。乌媒称,乌方担忧俄军将此 " 地道战 " 复制,天然气、油气乃至市政管线或成其敌后渗透突破的关键节点。

2025 年 1 月 19 日,俄军已经夺取了恰索夫亚尔大部分城区,仅剩耐火材料厂南部的高楼地带,以及一个叫舍甫琴科的城区还处在乌军的控制之下。

一直到 3 月份,俄军再次重启了在恰索夫亚尔的攻势。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恰索夫亚尔的反复争夺,与外交及国内政治活动关联紧密。特朗普上任后美乌关系恶化,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特朗普、万斯争吵,给乌克兰带来巨大外交政治压力。为展现乌克兰战力、提振欧洲信心,乌军在恰索夫亚尔及顿巴斯主动出击、发起反攻。这些行动虽有一定外交政治效果,却未改变战局走向,乌弱俄强、乌守俄攻的态势依旧。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7张

舍甫琴科区,是乌军在恰索夫亚尔控制的最后一片城区,为了攻占这里,俄军投入了 TOS-1A 重型喷火坦克进行作战。俄军强大的火力,给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进入 2025 年 7 月,俄军突然在苏梅和红军城方向加大攻势。五万俄军开始对苏梅州首府发起进攻。在红军城,更有十一万俄军投入攻城作战,乌东防御的核心红军城岌岌可危。兵力捉襟见肘的乌军不得不从恰索夫亚尔抽掉走大批兵力,仅仅留下一个旅继续在这里作战。由于力量太过悬殊,这场持续 16 个月的激战,最终以乌军被迫撤离而落下了大幕。

Part.4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8张

如今的恰索夫亚尔早已废墟一片,而它的失守,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不仅让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失去了关键的战略纵深,还让附近的另一战略要地 " 红军城 " 危在旦夕。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军最终采取焦土战略,用 1.5 吨航空制导炸弹无差别轰炸恰索夫亚尔市建筑物,以摧毁乌军地下防御网络和无人机阵地。乌克兰自 2024 年起调整政策,不再死守,而是主动防御,能守则守,不能守则撤,以保存有生力量。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19张

乌克兰依靠西方的军援构筑了坚固的 " 顿巴斯盾牌 ",但如今这块盾牌已经出现了巨大裂口。有军事分析家称,恰索夫亚尔的陷落是一个拐点,它标志着接下来的战局,俄军不再是缓慢的战术推进,而将发起战役级别的进攻,最终击垮整个乌克兰东部的乌军。

随着恰索夫亚尔的陷落,顿涅茨克北部 " 三要塞 " ——康斯坦丁诺夫卡、德鲁日科夫卡、斯拉维扬斯克,完全暴露在俄罗斯火力的射程之内。俄军的前锋已经开始逼近乌东的另一处战略枢纽:康斯坦丁诺夫卡。目前,俄军总参谋部的最新判断是:乌军防线将在未来 60-90 天内崩溃。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20张

攻陷恰索夫亚尔不仅仅是俄军的一场胜利,它标志着在全球舆论的压力下,俄罗斯依然在坚定地推进自己的战略目标;而北约也意识到,在俄罗斯如此强悍的攻势之下,对乌克兰的援助能否逆转这一局势,将被深深地质疑。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按当前俄军推进速度,年底前或可拿下红军城、顿河康斯坦丁诺夫卡,乐观估计还能攻克克拉马托尔斯克与斯拉维扬斯克。但俄军为此付出高昂代价,月伤亡达 1 至 2 万人,这一数字在现代战争中触目惊心,将引发巨大政治与社会压力。俄乌冲突三年,双方伤亡超百万,也是欧洲二战后罕见的惨烈情况。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21张

2025 年 8 月 6 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来到莫斯科与普京会谈,这也是他第五次在莫斯科见到普京。此次会晤后不久,8 月 15 日,传出普京与特朗普将在美国阿拉斯加会面的消息,这也是两人自 2019 年日本会面以来的首次会晤。

在很多政治分析家眼中,美俄两国总统的直接会面,就是达成最终协议以结束这场危机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机会。

“顿巴斯钥匙”易手,恰索夫亚尔战役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第22张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 " 胡萝卜加大棒 " 政策影响了对俄政策,美俄首脑会晤未选第三国,而是定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这暗示特朗普不仅想推动俄乌停火,还可能希望在稀土、北极能源开发等领域与俄合作,毕竟其商人出身,更重短期经济利益。2019 年后时隔 6 年,俄美首脑再次会晤且普京访美阿拉斯加,是外交上的重大事件。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kuaizu.me/post/26131.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